据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记载盈亚配资,公元218年正月,汉朝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、司直韦晃“谋反”,攻许都,烧了丞相长史王必的军营。最终此次“叛乱”,被王必等人扑灭,吉本、耿纪等人被诛杀。
三辅决录注曰:时有京兆金祎字德祎盈亚配资,自以世为汉臣,自日磾讨莽何罗,忠诚显著,名节累叶。睹汉祚将移,谓可季兴,乃喟然发愤,遂与耿纪、韦晃、吉本、本子邈、邈弟穆等结谋。纪字季行,少有美名,为丞相掾,王甚敬异之,迁侍中,守少府。邈字文然,穆字思然,以祎慷慨有日磾之风,又与王必善,因以间之,若杀必,欲挟天子以攻魏,南援刘备。时关羽强盛,而王在邺,留必典兵督许中事。文然等率杂人及家僮千馀人夜烧门攻必,祎遣人为内应,射必中肩。
《三国志》中对于许都之乱经过记载颇为简略,只是说吉本、耿纪、韦晃发动叛乱,火烧并且进攻王必的营垒,而后王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平叛乱,击杀了叛乱分子。
但裴松之注引《三辅决录注》记载了更为详细的过程。参与叛乱的有金祎、耿纪、韦晃、吉本、吉本之子吉邈、吉穆。吉邈等人率杂人、家僮等一千多人趁夜火烧城门,攻打王必营寨,金祎遣人作为内应,射中王必肩膀。
王必奔往金祎家,呼唤“德祎”,金祎家人误以为是吉邈,说道:“王长史已经死了吗?如此诸位大事告成了!”(一说王必打算前往金祎家,其帐下督劝道:“今日发生此事,谁知道哪些人可以依靠?”)王必于是逃到南城。等到天明时,吉邈士众溃散,王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率军反击,金祎等人被杀,三族皆被处死。
详细分析一下这些人的官职、身份背景,就很容易理出他们为何叛乱:
金祎——金日磾后代
金祎字德祎,是匈奴人金日磾的后代。金日磾本是匈奴原为匈奴休屠王太子,归降汉朝后,蒙赐金姓,历任马监、侍中、驸马都尉、光禄大夫。巫蛊之祸后,挫败了绣衣使者同马何罗行刺汉武帝的阴谋,其忠君行为大受赞扬。汉武帝临终,下诏金日磾与霍光、上官桀、桑弘羊共同辅佐汉昭帝。
自以世为汉臣,忠诚显著,名节累叶。见曹操专权,汉祚将终,想要为汉室复兴做点什么。金祎的官职不明,史书中只记载他初为郡上计掾,后留在许都。当时曹操令长史王必在许都护卫天子,王必与金祎关系融洽,见金祎手下胡婢擅长射箭,便请求让胡婢从役。
吉本——太医令
吉本是太医令。东汉之时,则只在少府之中设有太医令,太医令说白了就是主管太医们的,也就是皇帝的私人医生首领。因此,不容易推测,吉本之所以叛乱,背后有汉献帝的身影。吉本不但自己参与,两个儿子吉邈、吉穆也参与其中。
可怜的是,参与叛乱的这几人,没有一个是有兵权的,所以只能有吉本的儿子吉邈,率领“杂人及家僮”一千多人进攻王必的军营,虽然王必被射中肩膀,但最终还是逃走了。
耿纪——少府
耿纪字季行,扶风茂陵(今陕西兴平)人,为东汉名将耿弇之后。少有美名,初为丞相掾,后迁侍中,守少府。耿纪曾担任丞相掾,曹操“甚敬异之”,说明曹操是非常欣赏耿纪的,而且耿纪作为东汉开国元勋耿弇之后,也是汉朝的世代忠臣。
耿纪的官职非常值得推敲,他从丞相掾迁任侍中,后来又任少府。侍中、少府都是皇帝的近臣,而前边提到了,在东汉太医令是下属于少府的。少府作为九卿之一,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盈亚配资,更是皇帝的亲密侍从。
韦晃——丞相司直
韦晃的史料记载更是缺漏,只记载其官职为丞相司直。汉武帝元狩五年(前118)时初置“司直”官,属丞相府,称“丞相司直”,比二千石。负责协助丞相检举不法,地位在司隶校尉之上。
西汉以御史中丞督察司隶校尉,以司隶校尉督察丞相,以丞相督察司直,以司直督察诸州刺史。很明显,到了东汉末年司直肯定没有这么高的权力,能够督查各州刺史。但有一点是很明确的,那就是韦晃是丞相司直,是曹操的人。
根据以上所分析及史料记载,其实不难还原许都之乱的真相:
第一,吉本、耿纪是许都之乱的主谋。首先,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的是把吉本放在第一位的;其次,攻打长史王必军营的主力是吉本儿子吉邈所率领的“杂人及家僮千余人”。
第二,金祎是被后来拉进来的,因为他忠心汉室,而且金祎与王必交好。王必曾经向金祎求取善于射术的胡婢。金祎虽然已经汉化,但身边有匈奴奴婢很正常,王必因为他们擅长射术,还要了几个跟随自己。
第三,许都之乱有汉献帝的影子。吉本是太医令,耿纪是少府,这都是当时汉献帝的“身边人”,所以你很难不去联想他们起事有汉献帝的支持。
第四,许都之乱是曹操“逼人太甚”所导致的。公元213年曹操称魏公,建魏国;216年曹操称魏王。许都之乱发生的时间是公元218年正月,为何是这个时间点呢?因为曹操的举动,让拥护汉朝的官员们看到了他准备篡位称帝的野心。我们看看公元217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,就能明白金祎、耿纪等人为什么坐不住了。
夏四月,天子命王设天子旌旗,出入称警跸。五月,作泮宫。冬十月,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,乘金根车,驾六马,设五时副车,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。
天子旌旗、出入称警跸、建造宫殿、带超越规制的帽子、乘金银车、用六匹马、立曹丕为魏国太子……以上种种举动给拥护汉朝的官员们一个感觉——曹操已经越来越接近于篡位夺权了。而刘备当时已经占有荆州、益州,正在谋取汉中、襄阳,这是有利的外援。
第五,刘备、关羽或许与此次叛乱有关。“若杀必,欲挟天子以攻魏,南援刘备。时关羽强盛”这句话很明显,吉本等人计划如果能够杀了王必,他们准备带着汉献帝攻魏,和刘备遥相呼应,当时关羽在荆州和曹魏摩擦不断,气势强盛。
赤壁之战后,曹操除了平定关中之外,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劳。但是对权力的控制确实不断增强,称魏公、建魏国、封魏王……以上种种很难说曹操没有称帝的野心,金祎、吉本策划的政变,虽然没有动摇根本,却给曹操浇了一盆冷水!
参考资料: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、卢弼《三国志集解》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